2012/07/04

關於「Wandering in Tainan 2012」,以及與「台南」的牽連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今天將「Wandering in Tainan 2012」作品交給策展人胡佑宗老師時,首先引起了唐草辦公室一陣開心讚美的驚呼,讓我們獲得滿滿的鼓勵與信心!當然,接著也順道聊了一下今年的作品,以及可以邁向更好的建議!

因為作品,談起了「台南悠閒的格調」!
這次的「Wandering in Tainan 2012」系列銀飾項鍊創作,一樣是以悠閒的台南生活步調為靈感來構想,憑著對台南風景的記憶,隨筆在紙張上塗塗畫畫了一些風景輪廓的線稿,而這些跳躍自在的線條正描述了「台南悠閒的格調」的意象,為了留住這樣的感覺,今年作品採以柔軟的「銀線」塑形與加工,表現台南風景的線條輪廓。

因為作品,分享了「台南風景的面貌」!
住在台南也有一段時日了,到現在為止,仍有許多地方沒去過,仍有許多景色沒親身感受,到底是什麼樣的風景屬於台南呢?我們用作品記錄下了「閒晃在孔廟的樹下 」、「路過台灣文學館的圓環」、「散步在教堂的花園中」等等;今天也與胡老師分享了「騎腳踏車的時光」也很貼近台南生活的風景,是可以納入創作的題材。而我們突然想起,好像很久沒騎腳踏車去海邊看夕陽了

因為作品,回顧了「台南打銀的歷史」!
我們都很喜歡「銀」這個材質,喜歡它的可塑性,可隨意變化、延展、表面處理與調色,喜歡它的色澤與質感,可以閃亮奪目、也可以洗斂質樸;唯獨不了解「銀」與「台南」的關聯,而今天經過大家七嘴八舌地知識分享後,原來「打銀業」在日據時代的台南是一項鼎盛的行業呢!無論是生活用品、宗教信仰貢品、神明銀帽、富家女孩的嫁妝、出生嬰兒的祝賀等,都使用銀飾或銀器來紀念以及彰顯地位的代表;府城細銀工藝更柔和了中國與日本銀匠的技藝,而創造出台灣本土風格的作品。 Studio YCYC使用「銀」作為材料並以現代的設計手法創作,在瞭解台南打銀歷史後,除了深入了幾分作品的故事層次外,也添加了使用這個材質的踏實感。

今年Studio YCYC的作品慢慢地朝著商品化的方向邁進,作品的包裝也一併設計完成,希望能帶給人更完整的印象。當然這其中仍有許多關於「量產」與「手工」間的取捨,我們更談到了「如何生產」與「生產程序」的流程設計,這些是還在創作階段的我們還沒考慮到的部分;而堅持維持一部分手工製作的感覺,一直是我們作品的特色,或是說貼近人群的一種語言表達;因此,在日後的生產過程中,我們會朝著這樣的理念來進行,以小量生產的方式,在有限的條件與時間內,製作出每一個都有不同面貌、迷人、有品格和脾氣的作品!

Wandering in Tainan 2012」將在八月與「點心設計邀請展-五十禮+」、台灣設計師周等活動同步展出與試賣,請大家耐心期待!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